茯苓是什么?

简介
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多孔菌目茯苓属菌类,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 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称为白茯苓或者云苓。产云南者称“云苓”,质较优。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主治水肿,痰饮,脾虚泄泻,心悸,失眠。
形态特征
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有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常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药材性状
完整的茯苓呈类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皱纹和缢缩,有时部分剥落。质坚实,破碎面颗粒状,近边缘淡红色,有细小蜂窝样孔洞,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习称“茯神块”。气微,味淡,嚼之粘牙。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分布范围
主产安徽、湖北、河南、云南。此外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亦产。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功效作用
功能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主治
1、主要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
2、西医诊为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急性及亚急性心内膜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眠属于心脾亏虚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慢性腹泻属于脾虚湿盛者。
药膳食疗
茯苓赤豆薏米粥:1、功效: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止泻等功效。
2、原材料:白茯苓粉20g,赤小豆50g,薏米10g。
3、做法:先将赤小豆浸泡半天,与薏米共煮粥。赤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成粥。
4、用法:加白糖少许,随意服食。
温馨提示
本文信息摘取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或科普中国的内容,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贡献一份力。中药及滋补品行业水深似海,市场上很多友商为了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各种农药超标残存、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熏化学剂、染色、涂胶、泡化学品等等问题,屡见不鲜,危害国人的健康;为了杜绝行业黑幕产品,购买中药及滋补品时,请认证:深山仁心®品牌的产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严抓源头;拒绝添加;恪守品质;平价实惠;不忘初心,筑建全民健康,打造高质量健康生活,共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