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是什么?

简介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 (Bull.) Pers.)又称:猴头菌、猴头蘑、刺猬菌、猬菌、猴菇。是齿菌科、猴头菇属真菌。具有健脾养胃,安神,抗癌的功效。主治体虚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较大或大型,直径3.5-10(30)厘米,肉质,外形呈头状或倒卵状,似猴子的头,故名“猴头”。鲜时全部白色,干燥后变为乳白色至浅黄或浅褐色,块状,由无数肉质软刺生长在狭窄或较短的柄部,刺细长下垂,长1-5厘米,上端粗1-2毫米,下端尖细,呈针状,下垂,稍弯曲,刺表面被有子实层。在子实体内部有肥厚而粗短的分枝,互相融合,呈花椰菜状,中间有小孔隙,全体呈一肉块,肉质柔软细嫩,白色,有清香味,内实。在显微镜下观察,担子长20微米,宽6微米,孢子近球形,无色,透明,含一油滴,(5.5-7.5)微米×(5-6)微米。孢子淀粉质状,孢子印白色药材性状
猴头菌:子实体卵圆形或块状,直径5-20cm,基部狭窄或有短柄。表面浅黄色或浅褐色,除基部外,生有下垂软刺,长1-3cm,末端渐尖。气微,味微苦。分布范围
猴头菇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北温带的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如西欧、北美、日本、俄罗斯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北天山、阿尔泰山,西部的喜马拉雅山及西南横断山脉的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西藏、浙江、福建等省级自治区功效作用
健脾养胃,安神,抗癌。体虚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药用价值
1、抗炎和抗溃疡:猴头菇提取物可治疗胃黏膜损伤、慢性萎缩性胃炎,而且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 。2、抗肿瘤:抗肿瘤中猴头菇的子实体提取物及菌丝体提取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 。
3、降血糖:猴头菇菌丝体提取物能够对抗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猴头菇多糖与细胞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通过环磷酸腺苷将信息传至线粒体,提高糖代谢酶系的活性,从而使糖的氧化分解加快,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
4、抗氧化和抗衰老:猴头菇子实体的水提物和醇提物都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豆腐乳清中的猴头菇菌丝体的三部分内切多糖,评估其潜在的抗氧化和保肝作用,结果表明他们在不同的体系中有不同的活性,而且在体外和体内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和保肝作用 。
食用菜谱
1、猴菇菌清炖排骨[原料] 猴菇菌250克,猪排骨200克。香菇3个,精盐、酱油各适量。 (制法) 将鲜猴头菇浸泡去苦味;香菇泡发后切片;猪排骨洗净后切成小块。将猴头菇、香菇片、猪排骨一起放入锅中,放水适量,用旺火煮半小时,加入精盐、酱油即可。
[功效] 助消化,健身体。
2、蹄筋红烧猴菇菌
[原料] 水发猴菇菌200克,蹄筋250克,冬笋、火腿、海米各20克,鸡油、酱油、料酒、白糖、味精、葱、姜、猪油、精盐各适量。
[制法] 将水发猴菇菌顺刺切成片;蹄筋切成段;火腿、冬笋切成片;葱、姜切成豆瓣片。将猴头菇片、蹄筋段入沸水锅中焯一下取出。炒锅加猪油烧至七成热时,倒入猴头菇片、蹄筋段爆炒,倒入漏勺,沥去油。原锅加葱片、姜片、火腿片、冬笋片、海米、猴头菇片、蹄筋段,再加料酒、精盐、酱油、白糖、味精和水,烧沸后改小火烧至汁浓,淋入鸡油,起锅装盘即可。
[功效] 助消化,强筋骨。
3、沙锅鸡脯猴菇菌
[原料]水发猴菇菌800克,鸡脯肉600克,干贝50克,火腿120克,冬笋100克,腐竹80克,清汤、葱、姜、精盐、料酒、熟猪油各适量。
[制法] 将水发猴头菇挤干水,切成片;鸡脯肉切成块;干贝去筋,洗净;火腿切成片;冬笋用刀拍松,切成块;腐竹洗净,切成段。将腐竹、冬笋、干贝分别下入开水锅中氽透捞出,放入沙锅内烧热,加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猴头菇片、鸡脯肉块、火腿片,锅上旺火,加入葱、姜、料酒、精盐、清汤,炖至鸡脯肉软烂,出锅即可。
[功效] 适用于胃溃疡、胃炎。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易危(VU)。温馨提示
本文信息摘取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或科普中国的内容,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贡献一份力。中药及滋补品行业水深似海,市场上很多友商为了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各种农药超标残存、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熏化学剂、染色、涂胶、泡化学品等等问题,屡见不鲜,危害国人的健康;为了杜绝行业黑幕产品,购买中药及滋补品时,请认证:深山仁心®品牌的产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严抓源头;拒绝添加;恪守品质;平价实惠;不忘初心,筑建全民健康,打造高质量健康生活,共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