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663-810185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663-8101858
服务时间:9:00-18:00(其他时间段,请微信客服留言)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知识 > 八珍玉食 >
海马是什么?
浏览: 发布日期:2022-01-08

简介

  海马,中药名。为海龙科海马属动物线纹海马 Hip pocampus kelloggi Jordan et Snyder、刺海马H.histrix kaup、大海马H.kuda bleeker、三斑海马H.trimaculatus leach或小海马(海沮)H.japonicus Kaup的干燥体。
  具有补肾壮阳,调气活血的功效。主治阳痿不举,遗精遗尿,肾虚作喘,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疔疮肿毒等。

形态特征

  1、线纹海马:体侧扁,一般体长30-33cm,躯干部七棱形,腹部稍凸出,尾部四棱形,尾端渐细,卷曲。头部似马形,与躯干部垂直,头冠矮小,顶端具5个短小棘,略向后方弯曲。眶上、头侧及颊下各棘较均较粗,亦稍向后方弯曲。体长为头长4.5-6.2倍,头长为吻长2-2.1倍,为眼径5.5-8倍。吻细长,管状,吻长稍大于眼后头长。眼较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小于眼径,微隆起。鼻孔很小,每侧2个,相距甚近,紧位于眼的前方。口小,前位,无牙。鳃盖凸出,无放射状嵴纹,鳃孔小,位于头侧背方。肛门位于躯干第11节的腹侧下方。体无鳞,全为骨环所包,体部骨环11,尾部39-40,体上各环棱棘短钝呈瘤状,惟颈部背方中央嵴纹较锐,具2突起状棘和2颊下棘。胸鳍基部下前方各具1短钝棘。背鳍18-19,较发达,位于躯干最后2环和尾部最前2环的背方。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略呈扇形。无腹鳍及尾鳍。各鳍无棘,鳍条不分支。体淡黄色或暗灰色,体侧具细小的白色斑点或斑纹。
  2、三斑海马:体侧扁,一般体长10-18cm,躯干七棱形,腹部凸出,腹下棱较锐,尾部四棱形,尾端渐细,卷曲。头冠生小,顶端具5个短小棘,体长为头长5.3-6.5倍,头长为吻长2.2-2.5倍,为眼径5.3-5.9倍。吻细长,管状,吻长稍大于眼后头长,管状,吻长稍大于眼后头长。眼小而圆,眼上棘较发达,细尖,向后弯曲。口小,前位,鳃盖突出,鳃孔小。颈部背方具一隆起嵴。颊部下方具一细尖弯贡的颊下棘。体无鳞,由骨环所包,体环11;尾环40-41。背鳍20-21,位于躯干最后2环及尾部最前2环的背方。臀鳍4,短小。胸鳍17-18,扇形。无腹鳍及尾鳍。体黑褐色。眼上有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各具一黑色圆斑,故名。
  3、刺海马:体侧扁,体长20-24cm。体棘、头棘尖锐而特别发达;头冠不高,具4-5个锐小棘。体长为头长5.1-5.8倍;头长为吻长2.1-2.3倍,为眼径7.3-7.8倍,吻细长,管状,吻长大于或等于眼后头长。眼小,侧位,较高。体部骨环11,尾部35-36背鳍18,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体淡黄褐色,背鳍近尖端具1纵列斑点,臀鳍、胸鳍淡色,体上小棘尖端淡黑褐色。
  4、大海马:体侧扁,较高,体长20-24cm。头上小棘发达,体上棱棘短钝粗强,腹部凸出;头冠较低,顶端具5个短钝粗棘。体长为体高5.5-5.8倍;头长为吻长2.2-2.3倍,为眼径8.5-9.4倍。吻细长,管状,吻长等于眼后头长。鳃盖突出,具放射状嵴纹。头侧及眶上、颊下各棘均较粗强。体部骨环11;尾部35-36。背鳍17,臀鳍4,胸鳍16。体淡褐色,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色斑点,且散布细小的银白色斑点。背鳍有黑色纵列斑纹。臀鳍、胸鳍淡色。
  5、小海马:体侧扁,较小,体长7.6-10cm,头冠低小,上有5个短小钝棘。体长为头长4.5-7.8倍,头长为吻长2.4-3.4倍,为眼径4.1-6.4倍。吻管短于眼后头长。鳃盖凸出,无放射状嵴纹。头侧及眶上各棘均特别发达。体部骨环11,尾部37-38。以背侧棱棘为量发达,其次为腹侧棱棘,其他则短钝或不明显。腹部很突出不具棱棘。背鳍16-17,位于射干最后3环和尾部第1环的背方,臀鳍4,胸鳍12-13。体灰褐色,头上、吻部、颊部及体侧具不规则斑纹。腹缘黑褐色。

药材性状

  1、线纹海马:体呈扁长形而弯曲,长约30cm,黄白色。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前方有一管状长吻,口小,两眼深陷。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而卷曲,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体轻,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2、刺海马:体长10-20cm。其头部及体上环节间具尖而细的棘,其尖端呈黑褐色。
  3、大海马:体长20-30cm,黑褐色。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色或银白色斑点。
  4、三斑海马:体节背部第一、第四、第七节的短棘基部各有黑褐色斑点。
  5、小海马(海蛆):体形较小,7~10cm。黑褐色。节纹及短棘均较细小。

分布区域

  1、线纹海马: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2、三斑海马:我国分布于东海及南海。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已进行人工养殖。
  3、刺海马: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4、大海马:分布于广东及海南沿海。
  5、小海马: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主产于广东沿海的阳江、潮汕一带,山东烟台、青岛等地。其次辽宁、福建等沿海地区亦产。

生长环境

  1、线纹海马:栖息于近海藻类繁茂处,渡海时,头部向上,用背鳍和胸鳍的扇动,作直立游泳。常以尾端缠附于海藻茎枝上,以小型浮游甲壳动物为食。
  2、三斑海马:栖息于近海内湾水质澄清、海藻繁茂的低潮区,以尾部卷缠在海藻上,体色常随环境而变化。喜食活饵,以口吸食端足类、桡足类、糠虾、毛虾、磷虾、萤虾等浮游甲壳动物。本种产仔多,生长最快噗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
  3、刺海马:生态、分布同线纹海马。
  4、小海马:栖息于沿海及内湾的中低潮线一带海藻丛中虽个体小,生长慢,便适温性大,成熟期早,饲养3-8个月即达性成熟,夏秋季为繁殖期,每胎产仔数10-400尾左右。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肾壮阳,调气活血。
  主治
  1、主要用于阳痿不举,遗精遗尿,肾虚作喘,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疔疮肿毒等。
  2、西医诊为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増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更年期综合征属肾阳不足者,慢性支气管哮喘属肾阳不足、摄纳无权证者,肌肉深部脓疡属气血凝滞者。

药理作用

  1、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2、抗衰老作用:对延缓衰老具有一定的意义。
  3、提高应激能力,增强记忆的作用:海马有较好的抗应激能力;具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4、此外,海马尚有对钙离子通道的抑制、抗血栓形成、性激素样等作用。

药膳食疗

  海马桃仁汤:
  1、功效:温肾壮阳。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冷、神疲乏力、性欲淡漠、阳痿早泄,或举而不坚、精液稀冷、婚久不育、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气喘等。
  2、原材料:海马15g,核桃肉30g,猪瘦肉200g,大枣10枚,食盐适量。
  3、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块。与海马、核桃肉、大枣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用文火炖汤,熟时调入食盐即可。
  4、用法:温服,每日1次。

温馨提示

  本文信息摘取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或科普中国的内容,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贡献一份力。
  中药及滋补品行业水深似海,市场上很多友商为了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各种农药超标残存、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熏化学剂、染色、涂胶、泡化学品等等问题,屡见不鲜,危害国人的健康;为了杜绝行业黑幕产品,购买中药及滋补品时,请认证:深山仁心®品牌的产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严抓源头;拒绝添加;恪守品质;平价实惠;不忘初心,筑建全民健康,打造高质量健康生活,共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