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663-810185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663-8101858
服务时间:9:00-18:00(其他时间段,请微信客服留言)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知识 > 家中常备 >
黄芪是什么?
浏览: 发布日期:2022-01-08

 

简介

  黄芪,中药名,又称:黄耆、戴糁、戴椹、独椹。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e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的根。
  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主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等。

形态特征

  1、蒙古黄芪: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根直长,圆柱形,稍呈木质,表面淡棕黄色至深棕色。茎直立,上部有分枝,被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有披针形托叶;小叶25-37片,小叶片宽椭圆形,长4-9mm,先端稍钝,有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有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有花10-25朵;小花梗短,生黑色硬毛;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筒状;花冠黄色,蝶形;雄蕊10,二体;子房有柄,光滑无毛,花柱无毛。荚果膜质,膨胀,卵状长圆形,宽1.1-1.5cm,无毛,先端有喙,有显著网纹。种子5-6颗,肾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2、膜荚黄芪:本种形态和上种极相似,主要区别为:小叶13-31片,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7-30mm,宽4-10mm。花冠淡黄色;子房被疏柔毛。荚果卵状长圆形,长2-2.5cm,宽0.9-1.2cm,被黑色短毛。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分布范围

  1、蒙古黄芪: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新疆等地。在东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有栽培。生于山坡、沟旁或疏林下。
  2、膜荚黄芪: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在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有栽培。生于向阳山坡或灌丛边缘,或见于河边砂质地。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等地,质地比较好。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主治
  1、脾气虚证:本品甘温,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因其能升阳举陷,故长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本品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本品又能补气生血,治血虚证亦常与补血药配伍。对脾虚不能统血所致失血证,本品尚可补气以摄血。对脾虚不能布津之消渴,本品能补气生津,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而有止渴之效。
  2、肺气虚证:本品入肺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3、气虚自汗证:脾肺气虚之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本品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本品以其补气之功还能收托毒生肌之效。
  5、痹证、中风后遗症等气虚而致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亦常用本品补气以行血。
  6、西医诊为胃下垂、肾下垂、直肠脱垂、子宫脱垂、慢性胃肠炎属脾气虚弱、中气下陷证者,不明发热属气亏血虚,血虚阳浮证者,附件炎、子宫功能性出血、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后遗症属气虚血滞证者,糖尿病属气阴不足证者,贫血、营养不良属气血两虚证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属肺气虚弱,表虚不固证者,慢性肾炎、特发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属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证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低下、慢性疖肿属于气虚证者。

药膳食疗

  1、黄芪鳝鱼汤:
  (1)功效:补气养血、健美容颜。用于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消瘦疲乏等。
  (2)原材料:黄芪30g,鳝鱼300g,生姜1片(切丝),红枣5枚(去核)大蒜2个。
  (3)做法:黄芪、红枣洗净,大蒜洗净、切段。鳝鱼去肠、洗净、斩件。起油锅放入鳝鱼、姜、盐,炒至鳝鱼半熟。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煮1小时,调味即可。
  (4)用法:佐餐食用,饮汤吃鳝鱼肉。
 
  2、防己黃芪粥:
  (1)功效:补血健脾、利水消肿适用于肥胖症。
  (2)原材料:防己10g,黄芪12g白术6g,甘草3g,粳米50g。
  (3)做法:将上述各种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至盖过所有的材料为止。用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加入粳米煮成粥即可。
  (4)用法:每日1-2次,温热服。
 
  3、黄芪牛肉粥:
  (1)功效:补脾健胃、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用于脾胃气虚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苍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等症。
  (2)原材料:炙黄芪30g,牛肉100g。大米30g,大枣10枚,食盐适量。
  (3)做法:将牛肉切成小丁同炙黄芪放入锅中,煮半小时后去除黄芪。然后再加入大米,用文火煮成稀粥,调入食盐即可。
  (4)用法:温服,每日1-2次。

温馨提示

  本文信息摘取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或科普中国的内容,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贡献一份力。
  中药及滋补品行业水深似海,市场上很多友商为了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各种农药超标残存、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熏化学剂、染色、涂胶、泡化学品等等问题,屡见不鲜,危害国人的健康;为了杜绝行业黑幕产品,购买中药及滋补品时,请认证:深山仁心®品牌的产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严抓源头;拒绝添加;恪守品质;平价实惠;不忘初心,筑建全民健康,打造高质量健康生活,共创健康中国。